工商時報【譚淑珍╱台北報導】深澳電廠被宣布停建,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中央大學教授梁啟源昨(12)日都直言,政府實應務實檢討能源政策,並對轉型時程保有彈性。林伯豐更盼政府能慎重考慮「以核養綠」方式達到「非核家園」的目標,梁啟源則指出應讓既有的核電廠延役。不過,「以核養綠」公投案,中選會昨日公布查對結果,連署份數未能通過門檻。工商協進會「公亮講座」昨日邀梁啟源演講,講題是「務實檢討台灣能源轉型政策」,林伯豐說,當初興建燃煤的深澳電廠就是錯的,停建是正確的方向,因為可以減碳,又能減少PM2.5。但停建深澳電廠,則有天然氣儲存與安全問題,企業界仍擔心電力不足問題,盼政府能夠考慮「以核養綠」。梁啟源也認為,停建深澳電廠後,電力供應會有過度集中的風險。他表示,政府計畫的能源政策是有問題的。「為什麼一定要2025?」梁啟源表示,台灣常以德國快速發展再生能源為例,然而,德國2000年宣佈「非核政策」時核電占比是29.7%,到2017年時仍占13%,花了17年核能才減半,台灣不到8年的時間要將占比18%的核能歸零,「可能嗎?」另,德國目前的燃氣占比為9%,比2000年的8.6%只增加0.4個百分點,韓國到2030年時核能占比也只比目前的30%稍減至23.9%,燃氣占比不增反降,低於2016年的21.6%。台灣卻規畫2025年時燃氣要占到50%,「合理嗎?」
- Oct 13 Sat 2018 22:22
得標利率上揚 搶標2年期存單 近7月最低
- Oct 13 Sat 2018 19:32
台人兼職參與陸治理 兩岸互利
中國時報【廖德修、王玉樹╱台北報導】賴揆口頭宣布停建深澳電廠,是否只是為選舉緩兵之計?環團很擔心。因現行《環評法》並無老舊環評案退場機制,環評通過一直有效。久未動工則補辦較易通過的環現差,或更簡單的環差(如深澳案)審查即可。若要避免深澳廠死灰復燃,至少須廢止原先環評結論,將來若想再建,則須以新案重新送環評,屆時要通過就很困難。台灣蠻野心足協會專任律師蔡雅瀅表示,2006年通過環評的深澳電廠,雖曾因居民強烈反對而喊停,今年卻死灰復燃通過環差審查准許興建。若要避免賴揆宣布「停建深澳」成騙選票話術,最好能廢止環評結論或撤銷環差處分,還有其他機構相關行政處分,才能大幅降低日後續建的可能。蔡雅瀅說,為防止深澳電廠對健康造成重大危害,可依《行政程序法》123條5款,廢止環評、籌設許可(電業籌設、電業施工許可)等相關行政處分。如2006年通過環評處分附有「檢討過去及未來之發電燃料結構,朝低碳化努力」但書,目前能源配比政策已大幅改變,政府若有誠意不蓋,可據以廢止當年環評結論。還有今年7月深澳居民已就深澳電廠環差處分提訴願,行政院訴願審議委員會若認為訴願有理,亦可撤銷此次環差處分;加上賴揆已宣布停建深澳電廠,環保署亦可依《訴願法》規定,廢止原始環評結論。綠色和平能源專案主任張凱婷表示,目前政府僅是宣示性停建,深澳電廠動工前仍有行政程序要走完,包括明年底前提出「海域設施」影響調查報告等。對此,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表示,公司只是下游執行單位,需等經濟部正式停建公文,只要程序上通知到,即會發函環保署,要求撤銷深澳環評案。
- Oct 13 Sat 2018 19:32
板橋民權路公辦都更 開工
中國時報【劉宥廷╱高雄報導】高市議員第八選區前金、新興、苓雅區應選6席,現有席次藍綠各半,勢均力敵,這次民進黨提名3席,台聯也提名1席,雖聯合掛看板打出「聯手搶4席、團結過半」,但泛綠聯手策略是否能成長票數,還是摔死自家人,值得關注;另國民黨前議長許崑源力拚重回寶座,也成了該區指標性人物。爭取連任的民進黨郭建盟、周玲妏與新人黃文益,對戰爭取連任的國民黨許崑源、黃紹庭與拚婦女保障席次的新人陳若翠,以及親民黨吳益政,但台聯新人蔡鴻瑋來勢洶洶,家族在地方深耕已久,地方大老、鄰里長相繼表態力挺,聲勢持續看漲,成為選情新變數。前金、新興、苓雅3個行政區位於高雄市中心,發展最早也最快,是市府所在地,居民的教育程度比其他地區稍高,公教人口較多,是繼左楠區後,藍軍勢力次佳的票倉;泛綠想在這搶攻4席,頗有難度,除非能擴展其他不同屬性的票倉,否則恐有摔死自家人的氛圍,地方評估最終仍是回歸藍綠3:3。目前高市議會共66席,過半需34席以上,民進黨現任議員36席,本屆提名38席,綠軍對至少穩住過半有信心,而國民黨現任議員26席,這次提名37席,比上屆議員提名35席還多,藍軍看衰綠不僅面臨執政包袱,還有泛綠及脫黨參選人瓜分票源,評估增加席次及友軍相助,可望拉成平盤,許崑源有望找回議長寶座。
- Oct 13 Sat 2018 19:32
梁啟源、林伯豐:以核養綠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中央銀行標售400億元2年期定存單,吸引1,186.5億元資金進場搶標,但創下近7個月來首次低於3倍的2.97倍相對低水準,得標加權平均利率0.608%,也從9月時0.605%的7個月最低反彈,上揚0.003個百分點。銀行資金調度主管強調,觀察10月以來全球金融市場震盪加劇,新台幣也連貶8個交易日,更一舉衝到31元,接著美股重挫引發全球一日股災,市場飽受驚嚇。因此,儘管目前銀行資金還是過剩不變,但反應在本月364天期及2年期定存單標售,投標態度趨於保守,標售金額相對較低,且得標利率也小幅反彈。近期市場利率趨於上揚,也帶動定存單得標利率上揚。銀行資金調度主管表示,主要是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9月中旬站上3.0%之後,一路走高至10月5日來到3.24%的近7年新高,帶動台債指標10年券殖利率跟著上揚,從8月中的今年低點0.8115%,反彈至近目在0.9%上下盤整。反應在月初標售364天期定存單得標利率也上揚至0.483%,這次2年期定存單同樣走高。但2年期定存單得標利率,低於市場預估的0.61∼0.62%區間。銀行資金調度主管認為,這應該是反應對央行的升息預期,由於9月底政策利率連續9季不調整,且釋出今年下半年及明年經濟展望不如上半年的預測,加上第四季及明年的物價展望溫和,通膨水準維持低位,代表年底升息機率低,甚至明年也不會升息,不排除利率連14凍。央行昨日同時代財政部標售250億元10年期公債,最高得標利率0.925%,較上一期8月時標售時上揚0.095個百分點,同樣反應市場利率走高效應。共吸引406億元資金進場場搶標,投標倍數1.62倍。
- Oct 13 Sat 2018 16:15
得標利率上揚 搶標2年期存單 近7月最低
工商時報【杜蕙蓉╱台北報導】大江(8436)加足馬力業績衝,在中國大陸、歐洲市場需求推波,加上產能擴建優勢下,自結前8月EPS已交出9.47元的年度歷史新高佳績,法人預期,第4季仍可延續高峰下,全年EPS可逾15元,奪美容保健獲利王寶座。法人表示,大健康產業已成趨勢,大江受惠大陸直銷、微商型客戶訂單需求暢旺,美國訂單量放大,加上銷往歐洲的面膜需求加溫,該公司今年營收將可望以倍數成長,下半年有機會賺逾1個股本,明年營收也將躋身百億元行列。大江8月稅後淨利1.66億元、年增78%,EPS為1.66元;累計7∼8月稅後淨利達3.95億元,年增162%,EPS為3.89元,不僅優於去年同期EPS為1.48元,也比第2季的3.34元出色,累計前8月EPS更已交出9.47元的年度歷史新高佳績。連續7個月營收創新高的大江,9月合併營收8.81億元,累計前3季營收53.06億元,年增率達82.8%,不排除該公司在年底,單月營收可挑戰10億元大關。法人表示,大陸新公布的電子商務法,預計明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重要措施包括代購行為不能發生、沒有食品流通許可證不可販賣、微商未來交易內容必須依法納稅等。而大江的微商客戶占大陸營收比約3、4成,以品牌微商客戶B2B為主,不包括代購或是以個人名義的直播客,不涉及《電商法》所提的網路購物亂象,因此新法對大江未來業績影響不大。且大江在新法出台後,電商渠道下單並未放緩,業績仍持續走高,目前粉包及飲料線訂單等待期最短為6個月,隨著屏東S9廠粉包線2,400萬包、大陸S8廠機能性飲品800萬瓶的新產能,將於第4季投產,備受關注的魚油產品也將第4季出貨下,將帶動營收、獲利雙雙走高,法人預期下半年大江將可大賺1個股本,全年EPS上看15元,明年則挑戰20元。
- Oct 13 Sat 2018 16:15
競選廣告毀市容 限10天改善
旺報【記者張國威╱綜合報導】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2日宣布,應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邀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於10月25日至27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安倍此次訪問大陸,是7年來首次再有日本首相訪陸,被視為日本自2012年實施釣魚台國有化後,中日關係回暖的一大跡象;上一次訪陸的日相,得追溯回野田佳彥於2011年12月的到訪。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中日皆欲藉由雙方關係正常化以強化經貿聯繫,安倍對此也相當積極,他12日在共同社加盟社編輯局長會議上演講時就日中關係稱:「將積累領袖相互往來,並在所有領域擴大兩國國民的交流,把日中關係提升到新階段」。另據日方宣布,安倍將於26日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高峰會,並與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舉行會談,針對中日關係、北韓非核化等交換意見。為明年習回訪鋪路共同社日前報導,安倍這次訪陸,將出席中國主辦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40周年慶祝儀式,還可能參加中日企業領袖論壇,並針對「一帶一路」投資第三國基礎設施合作交換意見。選在此時訪問,意在促進友好氛圍,為預計明年6月習近平訪日鋪路。報導指出,安倍9月於俄羅斯海參崴「東方經濟論壇」與大陸國家習近平會面時,力爭在10月23日《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署40周年紀念日期間訪問,但習近平未立即答應。直到10月初,相關人士才表示,中國政府以不方便按原定日程安排為由,透過外交管道向日本提出改期。據了解,安倍23日不能來,是因為出訪地點與大陸方面喬不定。中方希望安倍除到北京訪問外,也希望安倍能到深圳、雄安新區參訪,配合宣傳大陸改革開放40周年,但安倍怕被外界冠上配合大陸宣傳改革開放40年,堅決不同意。傳陸將開放日核食涉外人士消息指出,安倍除訪北京外,只同意到貴州參訪。而中方對此的想法是貴州正在發展大數據,朝智慧城市發展,中方在這部分可借鑒日本經驗;儘管如此,安倍此行訪中,傳陸方已備妥大禮,可能開放日方念茲在茲的核災食品進口。
- Oct 13 Sat 2018 16:15
梁啟源、林伯豐:以核養綠
中國時報【葉書宏╱新北報導】新北市政府12日上午舉行「板橋民權路公辦都更案」開工動土典禮,預計於2023年完工,市長朱立倫表示,市府分回房地部份將作為「青年交流暨職涯發展中心」使用,另有235戶青年社會住宅,增加青年朋友就業與居住友善空間,也希望未來法律更為鬆綁,都更就能辦得更好。將設青年職涯中心板橋區民權段743地號等4筆土地都市更新案,基地面積約1117坪,位處四鐵共構的新板特區旁,基地臨民權路及公館街,正對萬坪公園,由於原土地使用效能因不符都會發展需要,市府評估後決定透過公開評選方式公辦都更。朱立倫表示,原公有土地透過施工共同合作,將提供更多的社會住宅,尤其235戶的青年社會住宅,加上樓下有青年職涯中心,另外實施者也捐贈5000萬作為未來職涯中心的運作費用,這是一個很好的案子。朱立倫盼法律鬆綁朱立倫強調,近幾年無論是公辦都更或民辦都更最積極,但還是希望未來法律能更為鬆綁,民眾溝通得更好時,都更能辦得更好。關於前台北縣長蘇貞昌認為都更速度太慢,朱立倫回應,相對過去10年,現在進步了3倍、3倍的速度,「當然我一直都在議會多次表達我不滿意,希望更快的速度!」希望可能再多10倍的努力。實施者捐5000萬元財政局表示,該都更案於2013年12月與實施者皇翔建設簽訂委託實施契約,並於2018年9月完成建造執照核准程序;採黃金級綠建築設計,將興建1棟28層、地下4層鋼骨鋼筋混凝土造的住宅大樓,規畫至少150坪的開放空間供民眾使用。財政局強調,該案位於精華土地,實施者另捐贈350坪的公益設施,提供青年交流暨職涯發展中心使用,並捐贈5000萬元經費予市府,作為購置相關軟硬體及未來維護管理費用。
- Oct 13 Sat 2018 12:28
匯率操縱黑名單 陸可望排除
中國時報【張潼╱台北報導】日本《朝日新聞》11日刊登台北市長柯文哲專訪,分析在藍綠兩大政黨支持度低迷的狀況下,柯文哲「存在感增大」,已是未來參選總統的熱門人選。對此,柯12日表示,受訪時講什麼都很小心,但對方的評論就不是他可以控制,不能把評論變成他講的;至於選總統的規畫,柯反問:「沒準備、沒組織、沒基金會、沒募款,我什麼都沒做,為什麼新聞要這樣炒作?」兩岸困境增加存在感不過,柯文哲又意有所指透露,自己最近的確有在研究歷任總統的施政滿意度。他指出,阿扁撐到6年、馬英九4年,蔡英文2年,代表台灣人民對政府要求越來越高;他認為,有時台灣選民期望太高,但不要幻想換個政府,從此就可以過幸福快樂的日子。雖柯稱挑戰總統大位「目前沒規畫」,但絕對不是「沒研究過」。針對朝日新聞報導,媒體昨問柯文哲,是否有在專訪中提到「2020有柯文哲,會是蠻大的衝擊」?柯說,他一定不會這樣講。媒體又問,朝日新聞認為他是選總統熱門人選,並說目前兩岸困境是柯存在感增加的原因;柯先反問,朝日新聞有這樣寫嗎?接著又說,他跟朝日講什麼自己非常清楚、非常小心,但評論就不是他可以控制,不能把評論變成他講的,兩個不一樣。別幻想換政府就幸福至於對外媒此番評論看法,柯文哲強調,「我沒準備、沒組織、沒基金會、沒募款,我什麼都沒做,為什麼新聞這樣炒作?」不過,柯文哲也坦言,他的確有在受訪時提到,台灣20年來,從1994年台北市長選舉到2014年都是藍綠對抗、兩極對抗,直到2014年才出現第三種選擇;而經過4年到了2018年,這股藍綠以外的新興力量有存活下來,未來會對台灣政治產生多大影響,則還要再觀察。柯文哲更直言,政黨輪替以後,台灣選民有時候還是期望太高,其實不要幻想換個政府從此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他透露,最近研究總統滿意度,阿扁撐到6年、馬英九4年,蔡英文2年,表示台灣人民對政府要求越來越高。
- Oct 13 Sat 2018 12:28
綠擬大修法 嚴限兩岸交流
中國時報【王莫昀╱台北報導】政院宣布深澳電廠停建,業界大老直言,「根本是選舉考量!政府先前口口聲聲用數字強調不蓋深澳電廠,北部會缺電,現在卻突然冒出大量電力,不用建了,讓民眾搞不清楚是之前政府騙人,還是現在數字算錯。」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說,大家都希望減少空汙,但不建深澳電廠,缺電是必然的,這將令許多因貿易戰想遷廠回台大型企業,憂心缺電打退堂鼓。林伯豐表示,就因供電有缺口,政府當初才會信誓旦旦認為深澳電廠非建不可,如今停建,即使中油第三接收站加入,增加的氣源也難滿足持續攀升的燃氣發電需求,政府實應「以核養綠」,重啟核四。林伯豐強調,要弭補供電缺口,只能期待核四,由於核一、核二機組老舊,應按時除役,但投入近3000億的核四電廠明明是新建的,為何建而不用,要弭補供電缺口,政府便應啟用核四。「穩定供電是政府責任!」工總秘書長蔡練生說,業界多支持政府2025年走向非核家園政策,但前提是維持供電穩定及電價合理,這是基本訴求。在未來能源配比上,政府講得很清楚,天然氣50%、燃煤30%及再生能源20%,過去說要蓋深澳電廠是因北部缺電,現卻說三接站過了就可不蓋,難免令外界擔心。對興建深澳電廠態度反覆,企業大老痛批,一下子要建、一下子又不建,令外界懷疑過去政府所說的是否可信,「倒底是以前騙我?還是現在數字算錯了?」企業大老強調,深澳電廠該不該蓋,政府最清楚,回顧決策過程,當初政府信誓旦旦說不蓋會缺電,如今不但可不蓋,還說未來中火也將減少燃煤發電,不知為何選舉一到,便突然冒出這麼多電,讓大家不得不擔心政府如今承諾不缺電,是真是假?還是過幾天、選後,又宣布要興建。
- Oct 13 Sat 2018 12:28
陸促駐港外館 勿參加我國慶活動
中國時報【楊孟立、楊佳穎、張理國、廖德修╱台北報導】行政院長賴清德昨天在立法院明確表態,停止興建深澳燃煤電廠,台中火力發電廠的4部燃煤機組也要提前至2024年退場。由於年底大選藍營推反空汙、反深澳公投,讓民進黨選情幾乎被壓著打,賴揆在此時機點政策大轉彎,也引來清理空汙戰場,拚翻轉選情質疑。天然氣接棒 燃煤改當備用賴清德上周五在面對綠委羅致政質詢拋出「有條件」停止興建深澳電廠,事隔7天,在答覆綠委江永昌質詢時表示,經過仔細盤點,在觀塘中油第三接收站建置完成後,除了供應大潭電廠第8、9號機組,尚有餘裕供應120多萬千瓦的發電量,因此經濟部同意停止興建深澳電廠,行政院也予以同意。經濟部長沈榮津接著表示,經盤點後中油第三接收站除了供應原規劃的大潭電廠8、9號機組外,還可另外供應128萬千瓦天然氣機組用氣,超過深澳電廠的120萬千瓦,經濟部決定停建深澳電廠。「1桃利3市」政策一夕逆轉沈榮津還在答覆綠委張廖萬堅的詢問中火老舊的1到4號燃煤機組預定在2031年退場,如果天然氣機組提早完工,燃煤機組退場日程能否提前到2023年時說,天然氣機組上場後,中火的4部機組就可以停用,只留作緊急使用。賴清德也承諾,只要2024兩部天然氣順利上場,中火1到4號燃煤機組就可以退場。令人尋味的是,經濟部前晚還發新聞稿,辯護深澳電廠更新計畫可確保全國電力供應穩定,不是錯誤政策,但時隔24小時,卻出現政策大逆轉。知情人士不諱言,背後原因,主要是深澳電廠不止影響北、北、基、宜、桃供電,也左右北部5縣市選情,因此,考量深澳電廠選前已無理性討論空間,為免持續延燒,決定「1桃利3市」,快刀斬亂麻。不再信政府 環團罵騙選票對於外界及知情人士指稱是為了選與,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表示,賴揆正式宣布深澳電廠可以停建,是為了邁向2025非核家園跟改善空汙的總目標;對行政團隊來說,把該做的做好,民眾最想看見的結果做好,就是執政最好的表現,至於選情不是行政團隊最優先考量的重點。不過,對賴揆一夕翻盤,停建深澳電廠,發起北中南反空汙大遊行的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表示,護藻礁目標不變,要譴責賴揆當初硬要通過深澳案,才會造成一連串動盪不安與對立,浪費寶貴社會資源。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召集人潘忠政也說,深澳廠該停建,但用觀塘換深澳根本就是顧選情、騙選票,罔顧專業,人民再也不會相信政府。